以色列战机的突如其来,使整个中东局势再次紧张,特别是对叙利亚来说,这一波攻击无疑是一次致命打击。大马士革的总统府和国防部接连被炸,整个首都的空气中弥漫着火药的味道。叙利亚总统朱拉尼,虽在幸运中逃脱日富农优配,但也因此陷入了巨大的惊恐与不安。这次袭击,背后是否藏着以色列对于叙利亚未来崛起的深深恐惧?而美国的罕见谴责以及土耳其、沙特等中东大国的集体发声,又是否能避免一场战火的全面爆发?
以色列的行动可以说是彻底疯狂,毫不遮掩地冲着叙利亚新政府的核心人物——朱拉尼发起了猛攻。以色列以“保护德鲁兹人”为由,公然轰炸叙利亚的总统府、国防部、总参谋部大楼以及周围的军事基地。这些标志性的建筑瞬间成为废墟:总统府的穹顶被炸穿,国防部大楼仅剩骨架,通讯设备仍在熊熊燃烧。令人惊讶的是,朱拉尼当时刚好离开了大楼,侥幸逃脱,然而三名未能及时撤离的官员却永远葬身火海,30多名受伤者中,还包括了两名上校。而就在几天前,以色列无人机对叙利亚第40师炮兵团团长易卜拉欣准将实施了精准打击,直接“斩首”,与他一同殒命的还有波斯拉县的县长及七名军官。这一切,让新成立的叙利亚政府可谓是刚起步就遭遇沉重打击,死伤惨重。
在这场轰炸之后,以色列国防部长通过社交媒体对叙利亚发出威胁,表示接下来将迎来“更加痛苦的打击”。显然,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已经超越了所谓的“保护德鲁兹人”的理由。这个占叙利亚人口不到3%的少数派群体,与犹太国家有着复杂且微妙的历史关系。如今,以色列打着“保护德鲁兹兄弟”的旗号,实际上是在为一个更大的战略目标做铺垫,那就是复制“戈兰高地2.0”计划,图谋将叙利亚分裂。
展开剩余72%以色列时报报道称日富农优配,刚刚结束在加沙的激烈战斗,以色列的第98伞兵师带着第7装甲旅的梅卡瓦坦克群,连夜进驻戈兰高地东侧,随时准备推进至叙利亚南部及大马士革。这支拥有35年实战经验的王牌部队,迅速将驻守在该地的以色列守备部队,从一个三流守备旅增派到了三个主力旅的规模。可以说,以色列调集两支精锐师的兵力,意在直接应对叙利亚新领导人的崛起,背后藏着的是对朱拉尼所代表的未来叙利亚的深度焦虑。
这个被外界称为“瓦哈比代言人”的朱拉尼,得到了土耳其的T-129武装直升机,沙特则对其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投资。而更为重要的是,欧洲700万叙利亚劳工的引入,成为叙利亚未来的潜在外汇来源。根据智库的推演,若按目前的发展趋势,到2040年,叙利亚的军事预算可能会翻四倍,拥有无人机工厂和导弹研发体系,甚至会超过哈马斯的水平。对以色列来说,这无疑是一个埋伏在家门口的巨大威胁,必须尽早铲除。
内塔尼亚胡的强硬态度显然是在看准了朱拉尼的软弱。而朱拉尼的回应也正如以色列预料的那样,虽然在电视讲话中对以色列的干涉提出警告,但他依然在幕后承诺将南部的安全权交给长老会,这被外界解读为他在变相割让叙利亚的苏韦达省。然而,以色列想要分裂叙利亚的计划,并非没有阻力。
朱拉尼背后,势力错综复杂。土耳其作为叙利亚新政权的最大支持者,一直为其提供装甲车和武器,并在第一时间发布声明,表明决不会允许叙利亚被分裂,任何妄图在叙利亚开辟“走廊”的行为,必定会失败。土耳其的立场非常明确,若以色列继续在叙利亚南部采取军事行动,土耳其甚至可能采取军事行动予以阻止。
与此同时,美国也罕见地表态,国务院直接谴责以色列轰炸叙利亚,并要求双方立即停火。美国不仅对以色列和叙利亚进行了交涉,还强烈要求局势降温。此时,包括埃及、沙特、阿联酋在内的11个阿拉伯国家联合声明,强烈支持叙利亚,反对以色列的霸权行为。可以看出,叙利亚内战已经从一场地方冲突,变成了大国博弈的舞台,土耳其、俄罗斯、美国、伊朗等大国都深度参与其中。
土耳其的目标非常明确,它希望在叙利亚北部建立一个缓冲区,安置难民,并巩固其在该地区的影响力。俄罗斯则视叙利亚为其在中东的最后一个战略支点,因此,在阿萨德政权倒台后,俄罗斯并未撤军,反而在该地保留了军事基地。美国一方面口口声声宣称“反恐”,另一方面却在叙利亚东北部驻扎军队,支持库尔德武装控制叙利亚最重要的油气田。若以色列继续在叙南进行军事行动,极有可能引发更多武装组织的反击,甚至引发其他域外国家的全面干预,叙利亚恐将陷入新一轮的混战。
目前,决定叙利亚未来命运的,还是外部大国的态度,尤其是美国。美国虽然在口头上承认了叙利亚新政府,但更多的是为了牵制俄罗斯和伊朗的影响力,同时也为未来的政治谈判保留筹码。特朗普亲自接见了朱拉尼,显然是为了在未来有更多的操作空间。美国不希望局势失控,因此必须保证以色列的行动在可控范围内。接下来,内塔尼亚胡是否会扩大军事行动,仍取决于朱拉尼的选择。如果朱拉尼能够在外交上采取更稳妥的策略,也许能避免一场更大的战争爆发。
发布于:天津市辉煌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