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或许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事实华星配资,但加沙的难民群体中,有一部分人或许是现在最不希望停火的。因为一旦停火协议生效,他们很可能不仅会被从加沙赶走,还可能被关进“监狱”,无法自由生活。
在加沙停火谈判期间,以色列的国防部长斯雷尔·卡茨提出了一项关于加沙难民安置的计划。这项计划的核心,是在加沙南部建立一个所谓的“人道主义城”,专门安置所有加沙的难民。卡茨表示,军方已开始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,计划的选址定在加沙最南部的城市拉法。根据初步设想,该地区的容纳能力大约为60万,预计将在双方达成停火协议后启动建设。
从表面看,这个计划似乎是符合人道主义原则的。毕竟,经过多轮冲突,加沙的基础设施几乎被摧毁,数以百万计的难民无家可归,尤其是靠近边境的拉法地区,一度是难民的聚集地。因此,战争结束后,确实需要一个地方集中安置这些流离失所的民众,提供临时住所、医疗援助以及日常生活必需品。而这个“人道主义城”似乎能够解决这一问题,设想中的安置点包括帐篷、医院、充足的食物供应,帮助难民渡过难关,并提供医疗、教育等救助。
展开剩余84%然而,问题是,以色列真心为加沙的难民着想吗?答案似乎并不如此简单。
根据卡茨的说法,这座“人道主义城”将完全由以色列军队把守。所有进入该区域的难民必须经过严格的检查,且进入后不得随意离开。虽说为防止武装分子混入其中,进行安检本是可以理解的,毕竟没有人愿意让暴力分子渗透进这个地方,威胁到所有人的安全。但只许进不许出的规定,这又是什么意图?毕竟,这些人并不是罪犯,而是无辜的难民。以色列又有什么理由限制他们的人身自由?
如果真按照这样的方式实施,那么这座“人道主义城”就远远不能算是一个单纯的安置点,倒更像是一个被强行隔离的“监狱”。当然,考虑到这些加沙难民是遭受无妄灾难的无辜者,称其为“集中营”或许更加贴切。
对于经历过如此多磨难的加沙民众而言,这个方案几乎是无法接受的。尽管过去的加沙地带被围墙包围,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“露天监狱”,但那里依旧有超过360平方公里的土地,有多个城镇,甚至一度拥有机场和铁路。而如今,计划中的“人道主义城”所在地——拉法,面积不过65平方公里,几乎和一个小镇无异,这显然是过于狭小的。
更重要的是,过去加沙民众虽然生活在困境中,但通过与以色列和埃及的边境口岸,仍然可以进行贸易,也可以在局势稍微缓和时有一定的进出自由。而一旦“人道主义城”建设完成,难民们将被彻底限制在一个区域内,他们无法随意外出,甚至连最基本的自由都将丧失。与其说这是安置,不如说这是完全的圈禁。
当然,难民们也有选择拒绝进入的权利。但如果选择拒绝,他们将面临被迫离开加沙,甚至流亡他国的命运。按照以色列的设想,最终所有加沙的居民都将被迁移到这个“人道主义城”,从而集中管理和援助。换句话说,只有在这个区域内,难民们才有可能得到外界的救助,而在加沙其他地方,他们将无法获得任何援助。剩下的便是默默地在废墟中生存,安全无法保障,随时可能被以色列当做武装分子清理。
因此,加沙的难民其实面临着三个选择:要么进“人道主义城”受限,要么离开加沙流亡他国,要么死在这片废墟之中。这样的境况,自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响,批评声不断,认为以色列背离了基本的人道主义原则,甚至在制造另一场人道灾难。
然而,以色列似乎并不在意这些批评。毕竟,建设“人道主义城”对以色列来说,背后蕴含着诸多政治利益。首先,这一计划将彻底切断哈马斯和加沙难民之间的联系,为以色列清除加沙的反抗势力提供了便利。因为在这个封闭的“人道主义城”内,即使有武装分子混入,也很难对以色列构成威胁。
此外,当所有加沙居民被迫迁移至这个区域,或是逃往他国,以色列便可以进一步实现加沙领土的扩张,最终完成对整个加沙地带的控制。毕竟,当加沙的巴勒斯坦人都离开之后,空荡荡的土地就会被以色列占据。
因此,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怀疑,以色列在修建“人道主义城”时的真正目的,可能并非为了安置加沙的难民,而是借此机会将巴勒斯坦人彻底驱逐出这片土地,为犹太人腾出更多的空间。细究一下这场巴以冲突,我们不难发现,以色列始终在为这个目标而努力。
最初,冲突爆发时,以色列就对加沙进行封锁,切断水、电和粮食供应,企图逼迫当地居民离开。接着,他们将加沙北部的居民强行驱赶到南部,形成所谓的“安全区”。最初,以色列计划将加沙的难民迁往埃及的西奈半岛,但由于埃及不配合,这一计划最终告吹。于是,他们转而在加沙南部设立了“人道主义区”,限制难民的活动范围。如今,拉法的“人道主义城”计划,无疑是进一步的“缩圈”之举。
根据这一趋势,未来可能还会出现更多类似的“人道主义镇”、“人道主义村”甚至“人道主义楼”,而加沙的巴勒斯坦人,将越来越少,生活空间越来越狭窄。与此同时,以色列通过这种方式不断蚕食加沙,最终将这片土地完全占领。
或许有人认为,这一切只是一时之计,等到战争结束后,加沙重建,难民们自然可以回到家园。然而,更可能的现实是,以色列控制了加沙后,犹太人定居点将像雨后春笋一样涌现,逐步填补空荡的土地,最终让加沙成为以色列的一部分。毕竟,以色列一贯的做法,就是先驱逐巴勒斯坦人,腾出土地后修建犹太人定居点,渐渐地扩张并控制整个地区。
总结而言,以色列所谓的“人道主义城”计划,实际上远非人道主义的体现,反而更像是一项有目的的“种族清洗”计划。而讽刺的是,作为犹太人国家,以色列竟然会如此践踏曾经的苦难记忆。毕竟,二战时期的犹太人大屠杀,让近600万犹太人无辜丧命,而其中大多数是死于集中营。
俗话说华星配资,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”很难理解,作为曾经的受害者,以色列竟然将自己的苦难施加于无辜的巴勒斯坦人身上。难道他们真打算将当年的悲剧再次上演吗?
发布于:天津市辉煌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